
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,构建养老、孝老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,推进医养结合,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。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。
日前,记者走进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硝尔村养老中心,见到83岁的老人吴士顺,他的爱人刘广勤在给大家跳扇子舞,老人们看到我们的到来,主动过来和我们打招呼,大家一起又唱又跳的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地笑容。
硝尔村是一个支边村。1959年,140多名男女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“支援边疆、建设边疆”的号召,从江苏省铜山县和海安县来到硝尔村,他们用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,把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,变成肥沃的良田,这一干就是50多年。如今这些支边老人因子女常年外出工作,身边无人照顾。为彻底解决老人们的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”问题,硝尔村建起了全市第一家村级养老中心。
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硝尔村养老中心老人吴士顺说: “我们感谢共产党,感谢党委和政府,现在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,我们农民的生活都是共产党给的,给我们供米、供面、过年过节供油盐、低保、三老、四老、社保,样样都给钱,没想到这个年纪我们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。”
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硝尔村党总支部书记 刘新山说:“子女都在外面上学的上学、打工的打工,老人都没人管、也没人照顾,结合咱们的惠民政策、安居富民房,通过村委会商量以后,决定解决老人养老的问题,子女的后顾之忧,让他们安心的出去打工挣钱。”
据了解,硝尔村养老中心总面积2785平方米,采用四合院建设模式,共有住房50套,每套房屋55.7平方米,内设一厅一室一卫,厨房、供暖全部采用电器化配备,并配套150平方米支边青年馆、28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530平方米的宾馆。
记者:托克逊台 哈尼克
来源:吐鲁番新闻